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系统介绍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经纬、主旨要义及其成功实践。
70年峥嵘岁月,70年沧桑巨变。今日的新疆,处处呈现出社会稳定和谐、经济蓬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幸福景象。健康报推出“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的美好画卷。
从缺医少药到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从乡村医生打针、拿药到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从“看病远、看病难”到在“家门口”看名医……70年来,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剩余86%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三次亲临新疆考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
放眼天山南北,党中央的支持与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沃土,结出健康新疆建设的累累硕果,让健康福祉更多、更公平地惠及2600多万新疆各族儿女。
殷殷嘱托 字字千钧
对新疆这片166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考察,指出“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看望干部群众,走进维吾尔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
阿卜都克尤木的父亲是村里的老支书,老人激动地站起来,将右手放在胸前,以这种特有方式表达感激之情:“党的惠民政策非常多,小孩上学有营养补贴,老人看病有医保。农业补贴也非常多,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等,保障性住房也有补贴。补贴太多了,用双手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完……”
习近平总书记对阿卜都克尤木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
2014年5月,党中央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再次明确“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这一重要概括,正式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确立为新疆工作总目标。2020年9月,党中央召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正式提出并全面系统阐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新疆考察。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看的一个重点是民生的关切话题“一老一小”。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沉到基层,一定要接地气,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
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新疆,专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党中央关于新疆各项工作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关键要领会到位、落实到位。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建设新疆的强大合力不断汇聚,对口援疆工作提质增效。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相关省市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在干部人才、产业项目、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实施全方位对口支援。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安排援疆资金超2000亿元。援疆工作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十四五”期间,援疆项目资金89.2%投向民生领域,91.3%投向基层,推动新疆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举行的医疗援疆专家巡边义诊中,由中央单位援疆干部专家和19省市援疆队伍组成的专家团队向着边境线出发,把健康送到偏远地区群众身边。“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首都大医院专家的服务,我们感到幸福又温暖,感恩党的关怀,感谢援疆医疗专家的真心服务。”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的偏远乡村,牧民阿哈提接受诊疗后,紧紧攥着北京专家的手不放。
“坚强的领导、有力的举措、亲切的关怀、殷切的期待,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字字千钧,始终指引着自治区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将党中央的支持与关怀切实化作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奋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于爱平表示。
累累硕果 岁岁丰盈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卫生健康事业极其落后。1949年,新疆仅有集中在部分城镇的54家医院、696张病床、534名卫生人员,其中医生仅18名,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是一台进口的250毫安X线机和4架普通显微镜;多种传染病流行,人口呈现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态势;人均预期寿命仅30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自治区成立前广大群众“看病无门无药可医”的境况,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岁。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优化。新疆坚持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大幅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截至2024年,新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9万家,卫生健康系统人员达31.46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7.85张、执业(助理)医师3.19人、注册护士4.12人。新疆累计建设5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58个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建成54个自治区级专科联盟、74个远程医疗协作网,方便各族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占比达86.0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疆,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加快推进新疆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4个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医疗服务从“有”到“优”的质变。
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疆14个地州市、96个县(市、区)疾控和卫生监督机构全面完成整合重组,疾控体系日益完善;智慧防控升级,建成传染病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组建117支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11.12%。
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疆成立自治区、地、县三级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自治区公立中医医院达83家,实现地(州、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县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6.18%,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中医馆。
累累硕果,岁岁丰盈。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映照在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笑脸上。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民蜷曲的手指在针灸治疗后逐渐舒展,终于能捧起一碗热茶;在喀什地区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骨折的老人不再过问疗法,医保的覆盖让他不再因看病钱发愁;在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做完眼部治疗的牧民望着远处雪山的轮廓,笑得像个孩子……
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富饶的吐鲁番盆地,新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各族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更轻了、健康获得感更强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成就载入史册,征程未有穷期。“紧紧围绕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健康保障,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新起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健康新疆建设。”于爱平说。
奋力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高质量开展。切实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安排、新疆各族群众所需所盼、援疆省市支持支援有机统一起来,把援疆工作纳入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持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编制、价格、薪酬、监管和推动优化财政补助政策“4+1”改革任务,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更加奋发有为推进医改工作。
全面推进新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化作强大动力,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全面推进健康新疆建设,主动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于爱平表示,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为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郭蕾 特约记者 张楠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平台在线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